三是特朗普因素。
特朗普的上一個任期,可以說是讓歐盟嘗盡了苦頭,如今特朗普又要卷土重來,而且揚言要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,甚至于還威脅要立即結束烏克蘭戰(zhàn)爭,這讓歐盟想想恐怕都心驚肉跳。
如果此時與中國打起了貿易戰(zhàn),特朗普獲勝后再對歐盟出手,歐盟也就只有死路一條了。從這一點來說,歐盟也得為自己留出條活路,這恐怕是不敢與中國打貿易戰(zhàn)的最重要的原因了。
在美國提出要對中國電動汽車等相關產品加征關稅之后,歐委會立即就做出決定,這也有向美國示好之意。一旦哈里斯上臺,或許會認真考慮一下歐盟的利益。而配合拜登的汽車關稅,恐怕也有為哈里斯站隊的意思。
目前,中歐依然是繼續(xù)磋商談判,汽車關稅依然也不算正式生效,這個談判恐怕在美國大選結果出來之前是不會有最后結果的。
總之,目前歐盟對投票結果的表態(tài),以及各方的反應,給人的感覺都是相當詭異。不管怎么說,中歐目前都不想引爆貿易戰(zhàn)。而從目前的投票結果或者說歐盟的嚴重分歧來看,這個汽車關稅最終恐怕也難以有個結果。這樣的結果或狀態(tài),肯定會讓美國嚴重的失望。對于中國來說,也算是可以久享其成了。
就算是在投票出結果之前,歐委會強行執(zhí)行加征關稅決定,而這又嚴重違反了西方世界的自由民主原則。時間久了歐盟內部的分裂更會加劇,一個嚴重分裂的歐洲就無法在世界上形成重大的影響力。美國可以乘機控制一些國家,而中國則也可以乘機與一些國加強合作,這也不吃虧。
2025-11-20 17:22:08
2025-11-18 15:35:58
2025-11-17 15:13:57